好人共生引领文明风尚!青岛西海岸新区真情公交车厢暖心事再被白岩松老师点赞-凯发k8官方旗舰厅
半岛网9月19日讯(记者 原晓娜) 9月10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新闻周刊》报道了发生在青岛西海岸新区真情巴士车厢内“感恩欠条”的故事。主持人白岩松老师在视频中说道:“如此懂得感恩,孩子的举动在小事当中给我们上了一堂大课,而驾驶员对孩子的关爱,也成为对孩子的一种爱的教育,我们真需要有更多这样的大课。”此前,这件文明善举也被人民日报、央视新闻、新华社、山东新闻联播等130余家媒体报道推送,引发全网点赞。
车厢文明善举频发,“感恩欠条”温暖全网
当天,10岁的小学生刘栩铭独自乘坐k23路公交车到吾悦广场车站找妈妈,上车打卡时机器响起了“余额不足,请及时充值”的提示音。由于没带现金,刘栩铭尴尬地转身想要下车。此时,司机师傅崔慧叫住女孩,并帮忙支付了车费。行车途中,刘栩铭写了一张欠条,内容是“很遗憾公交卡没钱了,k23路公交车阿姨帮我付的钱。感谢。”
得知此事后,刘栩铭的妈妈周女士特意拨打了真情巴士第四分公司的电话,感谢驾驶员在女儿的心中埋下温暖的种子,让女儿学会了感恩。两天后,刘栩铭带着一张充有100元的公交卡来到k23路始发站。见到帮助自己的驾驶员崔慧后,刘栩铭说:“阿姨,妈妈说你们的车里不能放太多硬币,就帮我充了一张公交卡让我送过来。我想再次对您说一声感谢,也希望这张公交卡可以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人。”
这是真情巴士车厢事迹第二次被白岩松点赞,2020年11月驾驶员卢振华、于义睦也曾受到白岩松老师高度评价。作为全国文明单位,发生在青岛真情巴士车厢的故事曾多次被国家级媒体报道:东2路驾驶员刘雪飞“爱的抱抱”感动亿万网友,k1路驾驶员卢振华8年怀抱患病儿童赫赫乘车被中央电视台多栏目详细报道,18路驾驶员陈云姣作为基层代表曾被央视新春走基层专题报道……《光明日报》曾头版倒头题刊发《十米车厢一城美景》,用3000多字深刻解读真情巴士“好人共生”文明现象的秘密。
从个人到集体,“好人共生”成特殊文明现象
公共场所文明是城市文明版图的重要组成。为充分发挥公交车传播文明的天然优势,2016年青岛真情巴士注册服务品牌,通过考核激励、人文关怀、活动践行、模范带动等保障机制,真情巴士引导鼓励职工在十米车厢里释放“德善文化”,并以同事圈、亲属圈、朋友圈、居住圈树立爱岗敬业、文明向善新风。
在“德立道 善行远”的核心价值观引领下,真情巴士集团先后涌现中国好人1人,感动交通年度人物3人、山东好人12人、山东省感动交通年度人物2人、青岛市道德模范及提名3人、青岛市文明市民11人等近百名先进典型,获评各级近400项荣誉。
经过多年沉淀,青岛真情巴士集团形成了抱团扎堆、比学赶超的“好人共生”效应:18路驾驶员陈云姣,规范线路服务标准,带出一支“全国巾帼文明岗”;21路驾驶员韩建平,推广变道时伸手示意并点赞,小举动赢得路上司机无数“回赞”;全市率先发起礼让斑马线活动,1800余名驾驶员的礼让率常年保持在99%以上;2800余名职工将公交车厢打造成“爱老护童”的驿站,守护老人和幼童平安归家……
从车厢内到车厢外,德善文化扩延全城
除此之外,真情巴士职工将爱心从车厢内延伸至车厢外,发动全员参与志愿服务。52%的职工注册成为志愿者,职工自发组织成立21支志愿服务团队,组建“聚真情志愿服务联盟”,进社区、进学校、进站台、进乡村开展志愿服务,传递真情、彰显美德,每年有1.2万余人次参与扶危济困、尊老爱幼、交通疏导、义务献血、环境保护等社会公益,真情职工常态化帮扶85名鳏寡老人,帮助53名困境儿童和春蕾女童,对接6所特殊机构,为19所学校开展爱心护学活动。2018年,“聚真情”获评全国学雷锋四个100先进典型。
在每天的出行和长期公益活动中,真情巴士的德善文化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市民的一言一行。遇到迷路老人,乘客和公交驾驶员一路护送;遇到车厢内突然晕倒的乘客,热心乘客与驾驶员一起紧急救助;遇到货车上货物散落一地,全车男女老少一起帮忙捡回……司乘携手共做好事成为新区城市文明的靓丽风景线。
建好一座城,幸福一方人。真情巴士用多年的行动深刻诠释了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的核心要义。全国文明典范城市,是人与城良性互动、人与城美好共赢的典范。每个人的幸福生活离不开城市文明的浸润和滋养。公交车作为贴近市民生活的交通工具,乘客集中、流动频繁、交流密切的属性让流动的车厢成为传播文明最佳载体。在亿万人次每日经年累月的交互运转中,青岛真情巴士将文明浸润到市民的心中,成为打造文明典范城市最便捷的流动传播站,带动乘客出一份力、增一份光、添一份彩,汇聚起浩瀚的文明海洋。